241视觉冲击-《数字王国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能量产吗?”,赵子明问到了最大的问题。

    “不能”,褚文胜的回答并不出人意料。

    以赵子明刚才所感受的VR场景,差不多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,如果魔力飞跃公司能实现产业化,绝不是区区五亿能买下来的,五十亿也不够,其中必然面临了巨大的困难。

    根据赵子明掌握的信息,很多国外实验室已经实现了小屏幕的裸眼3D技术,都受困于量产阶段,按照传统的统计,新技术从实验室到产业化,一般需要6-8年,赵子明对于魔力公司,也没抱希望。

    “主要困难有哪些”赵子明开口问道,

    “在成像端,有两个方面,一个是光子光场芯片(photonic  lightfield  chip)的制作,一个是数据的渲染处理。

    芯片作为光场显示最核心的部分,可以被看作是将2D光场变换为4D光场的数学运算器,说是芯片,其实是一个由多个波导组成的,将光束转变成球面波前的光学部件。这个受限于现有的技术,想要大规模的量产,还得寻找契机。

    另一个是数据的处理,由于VR画面需要后期进行大量图形渲染,将真实拍摄和虚拟构造的3D信息进行数字化保存,工作量太大,您刚才看到的简单的鲸鱼腾飞画面,也是我们花费了几个月的时间才处理完成的。”

    褚文胜将公司在光场技术上面临的最大困难说了出来。

    赵子明沉吟了下,既然成像端有困难,采集端应该也有困难。

    “采集端的困难在于摄制设备,又大又复杂,以Lytro  公司的新一代光场相机为例,直径超过了一米,相机分有五层,携带很不方便,肩扛式设备还遥遥无期”

    果然,褚文胜继续说道,

    赵子明嗯了一下,

    “我们的摄制设备是什么?”

    “多相机阵列(Multi-camera  arrays),主要是通过相机在空间的排布来获得一系列的视觉差别,最早是斯坦福大学Marc  Levoy教授1996年提出的128  相机阵列方案,我们现在使用的是MIT  64  相机阵列方案”

    褚文胜指着一面相机墙做介绍。

    赵子明一看,就觉得科技含量不高,没什么技术壁垒。

    “这种方案实行起来,硬件方面较容易实现,但在软件数据转换方面,则需要针对性的处理”
    第(2/3)页